社会领域教育的形式


社会领域教育的形式    社会领域教育的形式
    社会领域教育的组织形式大致有集体教育、分组教育、个别教育等。
    1.全班集体教育形式
    班级是由一定数量的幼儿按年龄组成的集体,是幼儿园进行日常活动与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集体形式教育具有下列特点:
    (1)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教育进度、教育内容组织全班幼儿统一进行学习。
    (2)以班集体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往往有较固定的作息时间,可以有节奏地进行社会教育活动。它具有以下优点:①可以让幼儿正确地评价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②能让幼儿看到同伴的优点,了解他人。③有利于幼儿集体感的形成,容易发挥集体对幼儿的教育影响。④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⑤节省教育资源。
    当然,班集体教育形式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如:往往不容易顾及幼儿的个别差异;教师进行统一的主导活动,往往不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等。
    2.小组教育形式。
    社会领域教育活动中,幼儿小组人员构成有几种状况。第一,按幼儿发展水平对班级幼儿进行分组,这其中有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水平相差不大的幼儿集中在小组内,一种是按能力强、中、弱搭配组合。这类小组由教师掌握分组权。第二,让幼儿自由结伴形成小组,幼儿
    自主分组。第三,幼儿园班级本身就固定存在的“行政”小组,由幼儿较固定的座位决定。小组规模有大有小,这需要视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内容、教育方法而定。如果活动中需要讨论和口头表达,小组人数可以多些,使幼儿各自掌握的知识、经验得到较多交流。但是人数一般不能过
    多,过多会使部分幼儿在组内丧失表达、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不能过小,过小的规模影响小组活动交流的气氛。一般在6人左右较好。
    以小组教育形式开展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好处在于:①方便师幼交流。②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按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进行分组教育,还能使教师分类设计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提供不同活动层次的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指导。③便于教师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更能了解幼儿参与情况、活动水平、活动兴趣指向、个性倾向等。④小组活动中,幼儿能以适应自身特点的方式与速度学习。⑤小组间交流、评价、比赛有利于培养幼儿合作、竞争等社会性技能,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性水平。
    3.个别教育形式。
    个别教育形式是从幼儿发展的现实和当前实际的需要出发,对幼儿个体进行的教育形式。个别教育形式在社会领域教育中适用于那些幼儿社会性水平差异较大,无需固定上课时间或遇到特定情境等状况。个别教育中,教师可分别对幼儿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其优越性在于适应幼儿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其不足在于:面对一个班级内的幼儿,教师只同一个幼儿接触,当教师个别教育时,其余学生基本上处于自流状态。因此,使用个别教育形式要把握好教育时机,既对个别幼儿进行教育,也要为班内其他幼儿安排恰当活动。二要把握好教育的“度”,仔细观察了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以便教育要求、内容具有针对性。个别教育形式往往辅助班集体教育形式、小组教育形式进行。
    班集体教育形式、小组教育形式与个别教育形式是三种主要的社会领域教育形式。除此以外,还有自选(既可小组,也可个别,幼儿自由选择)、混龄小组、混龄配对等形式。


幼教常识教案